第112章 陇西李氏_无良帝师,我的徒弟是暴君
笔趣阁 > 无良帝师,我的徒弟是暴君 > 第112章 陇西李氏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2章 陇西李氏

  杨勇固然宠爱云宝林,但云宝林于他而言也只是金丝雀一般的存在,若是这只金丝雀听话,他自然不介意多宠她一些。但若是她有了不该有的心思,尤其是善妒妄想独占他的宠爱,那便是触了他的底线了。

  于是杨勇什么都没说,沉着脸离开了。

  他觉得,有必要让云宝林清醒清醒。

  元氏冷笑一声,这一场终究是她胜了。杨勇的这个决定真是神来之笔,在他看来只是让云宝林反省反省。但在云宝林看来,定然是杨勇有了新欢忘了旧人了。即便日后她再次笼络到了杨勇的欢心,也会视高良娣和王良媛二人为大敌。

  而元氏只要高高在上的看着她们斗就可以了。

  ……

  时光荏苒,岁月飞梭,转眼三个月已过,夏至日来临。

  杨广奉旨出巡,车队浩浩汤汤的出了长安城。

  “晋王殿下。”裴矩早已等在城外,见杨广抵达,立即上前行礼。

  “裴先生免礼。”杨广下车扶起裴矩,“此次有劳先生了。”

  “微臣惭愧,殿下但有吩咐,微臣莫敢不从。”裴矩谦逊道。

  杨广大喜,拉着裴矩一同上了马车。

  车队继续往北而行,前往渭河。

  黛琦正坐在车中,裴矩上来见到她,先是一愣,随即打招呼道:“黛少主。”

  “裴先生。”黛琦很客气的回了礼。

  三人坐定,杨广主动对裴矩道:“孤此次欲从边关巡起,首站便选在陇西郡。”

  裴矩神色一动,暗道陇西可是五姓七望之一陇西李氏的老巢啊。

  李姓望族共有二支,一支是陇西李氏,另一支则是赵郡李氏,比如唐国公李渊便是出自陇西李氏。

  裴矩孑然一身,连河东裴氏他都不甚在意,自然也不会对杨广意欲朝陇西李氏下手有所抵触。

  只表明立场道:“殿下既有决断,微臣甘为驱使。”

  “有先生在,此行必然大顺。”杨广赞扬一声,随即试探道,“孤听闻先生在河东时经略纵横,令河东裴氏任凭盘查,此等大才,孤甚为钦佩。”

  “殿下谬赞。”裴矩不卑不亢,回答得滴水不漏,“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微臣既为大隋臣子,自当为大隋效力。”

  “先生高义,忠君之心,日月可鉴。”杨广见试探不出什么,便打了个哈哈,就此揭过了。

  车队抵达了渭河,众人改陆路为水路,一路往西而去。

  陇西在今甘肃东南部,位于渭河上游,距离长安六百多里。

  抵达陇西郡后,众人便又改水路为陆路,乘车往郡城而去。

  郡守王明匆匆来迎:“微臣参见晋王殿下,迎接来迟,请殿下恕罪。”

  “郡守不必多礼,孤此来目的想必郡守已经知道了,闲话少叙,带孤去府衙吧。”杨广淡淡道。

  “是。”王明悄悄瞥了一眼杨广,见他神色淡漠,难辨喜怒,顿时心中一凛,不敢违抗道。

  他当然清楚杨广此来的目的,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越发惶恐。朝廷新政严苛,要求每个州县都推行。别的地方倒还好说,但他们陇西郡是门阀望族李氏的根基所在,哪有那么轻易推行的?他作为郡守,简直是两头为难。如今晋王还要亲自巡察,更是把他放在火上烤啊。

  一行人很快到了府衙,王明不敢怠慢,连忙命人将卷宗取来,呈给杨广查看。

  杨广看了一眼黛琦,那意思仿佛在说该你表演了。

  黛琦当仁不让走上前去,将一卷卷卷宗飞速浏览一遍,看的众人目瞪口呆的。

  连自诩过目不忘的裴矩也被惊讶到了,不禁怀疑她这么一目十行看下去真的都记住了?

  在黛琦查阅卷宗的同时,杨广命府衙一众衙役带领他麾下一众千牛备身前去实地盘查户籍和丈量土地。

  最后两边数据一核对,便能查出差异了。

  黛琦很快便查完了卷宗,所有数据都被系统记录进去了。

  “这,这么快便完了?”王明不敢置信的问道,难道只是走个过场?想到这里,他的心中不由得一阵窃喜。

  “今日便到这里吧,孤累了,先去驿馆休息,待实地盘查和丈量结果出来,再行核对。”杨广出声打断了他的疑问,随即直接起身往外走去。

  “微臣恭送晋王殿下。”王明连忙亦步亦趋的送出府衙外。

  在去驿馆的路上,裴矩实在忍不住好奇之心,问黛琦道:“黛少主果真将所有卷宗都记下了?”

  “微末小技,让裴先生见笑了。”黛琦谦虚一句。

  裴矩:“……”过分了啊。

  不过裴矩见她成竹在胸的样子,心中那份狐疑倒是消散了不少,也有些相信她确实有这个过人的能耐。

  到了驿馆,早有官员迎候在此,并提前为他们安排好了院子。

  杨广住在主院,黛琦和裴矩分别住在他的东西两侧。

  安顿好了之后,黛琦闲不住,于是溜达进了杨广的院子。

  杨广正坐在屋子里看书。

  “裴矩的确有点问题。”黛琦开口第一句就语出惊人。

  杨广看书的动作一顿,遂将书卷放下,抬头问道:“什么问题?”

  黛琦眯起了眼睛,神神秘秘的凑到杨广跟前,搞得杨广也跟着呼吸一紧,还以为她要爆出什么惊天大料。

  结果就听她道:“他功力很深!”

  杨广:“……朝中武功高的大臣并不在少数,河东裴氏也不乏高手,譬如南陈的都官尚书裴忌武功便不低,所以裴矩功力深也不算什么大问题吧?”

  世家敢以家世傲王侯凭的是什么?不就是每一代都有层出不穷的能人异士么?所以他们可以凌驾朝廷之上,哪怕族人同时在南北两朝为官,也照样能得到重用。

  “裴忌多大,裴矩多大?”黛琦反问道,“纵观整个河东裴氏也没有他这个年纪便有如此功力的高手,而且他还不是出自嫡支,父母双亡,河东裴氏可能重点培养他么?从他对河东裴氏毫不留情就下狠手来看,估计不仅没重点培养,甚至还没少苛待他呢。”

  经她这么一问,杨广心中一突,也觉得有蹊跷了。

  “那你是怀疑他另有奇遇,还是……被掉包了?”杨广神色凝重的问道。

  黛琦摸了摸下巴,琢磨道:“唔,这个真不好说,他一直不曾显露武功,若非他气息内敛,步伐沉稳,还真看不出是个习武之人。若要确定其身份,首先要试探出他的武功,这样才好抓住把柄借机质问。”

  “那今夜你去试他一试?”杨广眼珠一转,提议道。

  在习惯性被坑之后,晋王殿下也开始算计着反坑回去了。

  “太刻意了,将人得罪狠了就不好了,还是等待时机让他自己露出马脚为好。”黛琦不上他这个当,“来日方长,他总不可能一直藏着武功不用。”

  杨广见她不上钩,眼中闪过一丝失望,随即又拿起书卷看了起来。

  “二郎也太刻苦了。”黛琦拿掉他手里的书卷,“先别看了,我们去街上逛逛,陇西的汤饼十分有名,既然来了,不去尝一尝岂不可惜?”

  汤饼其实就是面条,只不过此时的面食一律被称为“饼”,在汤里煮熟的自然就是汤饼。

  杨广无奈的跟着起身,心中不雅的翻了个白眼。暗道你一个富可敌国的苍穹宫的少主,就算没来过陇西,也不至于没吃过陇西的汤饼吧?

  毕竟她想吃少海的海鲜,都能从几千里外加急运回来。何况区区汤饼?都不用特意从陇西加急运送,直接聘个陇西的厨子就好了。

  二人出了驿馆,往街上走去,还有四个千牛备身随行保护。

  杨广二人衣着华贵,而四个千牛备身又生的人高马大、气势凶猛,寻常百姓不敢靠近他们,地痞混混见了也纷纷绕道而行。

  黛琦拉着杨广在街上逛了一会,体会了一把西北人情,然后进了一家小铺子。

  “店家,来六碗汤饼!”黛琦呼喊一声。

  “好嘞。”店家当街开火,烹煮过程一览无余。

  不多时,六大碗飘着点点葱花的汤饼便盛了上来。

  汤底是用猪骨熬制的,十分鲜美,面也煮的筋道可口。

  仅仅闻着香气,就令人食指大动了。

  “吃吃吃!”黛琦当先拿了筷子,同时也招呼随行的四个千牛备身一起吃。

  “卑职不敢。”四人拱手,异口同声道。

  黛琦嘴角一抽。

  杨广只能开口道:“都盛好了,你们不吃,难道指望我们两个吃完六碗吗?”

  “这,那卑职便谢过晋王殿下,谢过黛少主了。”四人迟疑一瞬,随即谢恩道。

  四人另坐了一桌,也品尝起了这陇西美食。

  “晋王也不过如此么,据王明所言,他们就所以翻阅了一番卷宗,甚至还不到一盏茶的工夫便走了,如今又四处玩耍,分明就是一个纨绔二世祖,缘何世人将他传的神乎其神?”不远处一座酒楼上,一名魁梧青年半是不解,半是嘲讽的说道。

  “晋王诛宇文贤、退萧摩诃、平尉迟迥,自有其过人之处,不可轻视。”坐在他对面的另一名青年告诫道。

  这二人正是陇西李氏的人。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