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章 长孙晟经略北疆_无良帝师,我的徒弟是暴君
笔趣阁 > 无良帝师,我的徒弟是暴君 > 第094章 长孙晟经略北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094章 长孙晟经略北疆

  战事即起,南陈那边便也不得不防,杨坚随后便又命人传旨隋陈边境众将领,加强防卫,以防南陈趁虚而入,打大隋一个措手不及。

  同时,突厥和吐谷浑虽然还没有打到京城来,但沿途防卫也要加强,否则万一边关失守,京城就危险了。

  于是杨坚命大将军、内史监虞庆则领兵驻守弘化,命太子杨勇领兵驻守咸阳,以防胡人入侵。

  弘化在今甘肃庆阳一带,与咸阳一个在长安之西北,一个在长安之西。尤其西北一带毗邻突厥,更是重中之重,故而杨坚才派遣大将镇守,可见杨坚虽然有意为儿子铺路,却也不会糊涂地滥发命令。

  杨勇见杨坚命他领兵,心中不由大喜。之前杨广领兵诛杀叛逆宇文贤,建立赫赫战功,他心中不可能不嫉妒。如今他也有了机会,虽然只是驻守后方,但若是万一胡人打了过来,那他建功的机会不就来了?

  虽然有条不紊的完成了部署,但杨坚却依旧愁眉不展。

  宣室阁中众大臣见皇帝还有心事,私下交头接耳一番,后由高熲出声询问:“圣人可还有忧虑?”

  杨坚闻言回神,应道:“哦,朕是担忧,若此战旷日持久,恐耽误明年播种。若是寻常时候也就罢了,但今年初行大索貌阅和输籍法,明年便是见效之关键,若是因战事而误,不仅新政功亏一篑,朝廷也将失信于民啊。”

  “此次行军将领俱都是沙场老将,宇文老将军更是当世顶尖高手之一,定不会教那蛮夷胡人猖獗太久。”高熲劝慰一句,随即略一思索,又提了个建议,“若圣人放心不下,不如请国师相助一二?”

  此言一出,得到了众大臣的附和。

  “国师武功盖世,苍穹宫亦高手如云,打退蛮夷异邦岂非易如反掌?”

  “请国师。”

  不多时,九重城便应邀而来。

  “老臣参见圣人。”

  杨坚连忙起身相迎,伸手虚扶一下:“国师不必多礼,此次请国师过来,是有要事相商。”

  “可是为突厥与吐谷浑犯边之事?”九重城思索少许,便猜到了其目的。

  “正是,若只是寻常战事,朕也不敢惊动国师,只是此次非比寻常,恐有慕容伏俟和阿史那参与,故朕欲请苍穹宫出手相助。”杨坚诚恳道。

  九重城点点头,只略作斟酌,便回复他道:“老臣亲自走一趟吧,至于摘星台,暂由老臣那劣徒坐镇便是。”

  杨坚闻言大喜:“那就有劳国师了。”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老臣自然也当为圣人分忧。”九重城摆了摆手。

  有九重城出手,杨坚对此次战事再无后顾之忧。

  散了小朝会后,杨坚便又去了后宫,将商议过程与结果一一与独孤伽罗说了。

  独孤伽罗听完,提出了意见:“然突厥与吐谷浑终究是我大隋心腹大患,即便此次击退了他们,日后必定还会来犯。”

  杨坚深以为然:“娘子远见,只是如今大隋国库空虚,实在无力征伐异邦,永绝后患。”

  “都说乱世造英雄,如今风云四起,朝野英雄辈出,人才济济,圣人何不广求天下英才,询以良策?”独孤伽罗建议道。

  “此言大善。”杨坚忽然茅塞顿开之感,当即听从独孤伽罗的建议,下旨求才。

  此事暂且按下不表,却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突厥与吐谷浑犯边的同时,北齐残余势力营州刺史高宝宁率兵攻破了山海关。

  两边战报先后送达,杨坚这才知道,原来突厥与高宝宁早已暗中勾结。此次进犯更是选了个十分冠冕堂皇的理由——突厥的沙钵略可汗是赵王宇文招的女婿,此次出兵便是打着为宇文家报仇的旗号,而高宝宁则是打着复“齐”的旗号。

  “传旨幽州总管阴寿,朕赐他十万兵马,命他务必诛杀高宝宁!”杨坚也被高宝宁气得狠了,当即雷霆震怒,下旨诛杀。

  然而震怒过后,杨坚也意识到了这一次的事情远不止这么简单。

  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是处理不当,恐怕整个大隋江山都危险了。

  大隋的地理位置确实不如南陈有优势,除了东面临海,暂无威胁外,其余三面都有强敌环伺,一旦开战,很容易捉襟见肘,自顾不暇。

  而这一次,就拿突厥来说,沙钵略可汗起兵入侵,其他部落的可汗又怎么可能不跟着来分一杯羹?此时未动,怕也只是在观望,一旦大隋露怯,他们肯定也会蜂拥而上。

  这还只是北面,西面还有吐谷浑,南面还有南陈,东北也有新罗百济高句丽。

  说是四面楚歌也不为过。

  只是事有轻重缓急,当务之急还是要先解决突厥和吐谷浑。

  “圣人,奉车都尉求见。”有宦官匆匆进来禀报。

  杨坚闻言神色一动,忽的大喜:“快宣。”

  奉车都尉由长孙晟担任,即历史上唐朝名相长孙无忌和文德皇后长孙氏的父亲,不仅才能出众,也是有名的美男。历史上他为杨坚经略北疆,可谓声名赫赫。

  只是此时他名声不显,世人大多不知他的才能。但杨坚却是记得,他在宇文招的女儿千金公主出嫁时担任副使,出使突厥。

  听到宣召后,长孙晟便立即进来觐见:“臣参见圣人。”

  “快快免礼,你此次求见朕,可是有良策进献?”杨坚迫不及待的问道。

  “圣人可否赐臣笔墨?”长孙晟请求道。

  “来人,为奉车都尉磨墨。”杨坚当即下令。

  墨磨成,宣纸铺开,长孙晟便提笔沾墨为杨坚画起了突厥的山川地貌图。

  并且一边手画,一边为杨坚解说突厥各部落的分布和强弱。

  杨坚一边看图,一边听着他的解说,脑海中自然而然便浮现出了清晰的突厥地图,对突厥的形势也了然于心。

  “好,好,卿家果然大才!”杨坚大为赞赏,“得卿相助,实乃朕之大幸。”

  “圣人谬赞。”长孙晟放下毛笔,后退一步,拱手躬身。

  “快坐,快坐。”杨坚大喜过望,也不顾君臣之礼,拉着长孙晟坐在身旁,“如卿所言,沙钵略、达头、阿波、突利各统强兵,都号可汗,虽外示和好,内怀猜忌,然依旧难以力征,卿可有应对之策?”

  “圣人所言极是,若大隋出兵征讨,突厥内部虽不和,却也会尽弃前嫌,矛头一致对外。故而不可强攻,只可智取。圣人不妨远交近攻、离强合弱,令其不攻自破。”长孙晟献策道。

  杨坚听得心悦诚服,与长孙晟彻夜长谈,甚至留他在宫中住宿,恩宠倍加,并在翌日授其开府之职。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俩进行了什么见得不人的交易呢。

  待长孙晟走后,杨坚又召来太仆元晖,命他出访突厥达头可汗,赠予他狼头纛(dào),即用狼头做的大旗,以示钦佩和亲近之意。

  元晖领命而去。

  杨广身为深受帝后宠爱的亲王,自然也很快就得知了战报消息。

  他回晋王府后便与黛琦说了一番。

  黛琦这货肚子里别的不多,就坏水多。当她听到高宝宁与突厥勾结进犯山海关时,便立即生出一个馊的不能再馊的馊主意。

  “高宝宁集结北齐残部,还有契丹、靺鞨势力听其号令,确实不可小觑。”黛琦嘴角渐渐上翘,一脸得意,“不过我有一计,可灭高宝宁。”

  杨广深知其尿性,便配合问道:“是何妙计?”

  “两军交战,最重军心。而攻城之战攻心为上,只要乱了其军心,何愁其大军不破?”黛琦挑了挑眉。

  “哦?如何乱之?”杨广这时真的被勾起了兴趣,连忙追问。

  黛琦冲他招招手,凑到他耳边嘀咕了一番。

  杨广表情明显扭曲了一下:“……”这主意可真是,馊透了。

  黛琦见他虽然错愕,却并不反对,便立即兴冲冲的去安排部署了。

  这计策甚至都不需要一兵一卒,她安排一些苍穹宫教众就能给办妥了。

  杨广想了想,觉得还是入宫跟杨坚报备一下为好。

  于是趁黛琦作妖的时候,他立即备马进宫求见杨坚。

  杨坚日理万机,即便与长孙晟谈的很晚,依旧很早起来就处理公务了。听到杨广求见,他心中一动,杨广虽然年纪小,但从来不会无的放矢,此时进宫肯定有要事禀报,于是杨坚放下公文,让人宣他进来。

  “见过阿爹。”

  “二郎有事吗?”杨坚笑的温和。

  杨广便将黛琦先前的计策一五一十的说了。

  杨坚听完差点揪断一撮胡子,随后哭笑不得:“虽然荒唐,但也不失为一条妙计,罢了,由她去吧。”

  见杨坚不反对,杨广便放下心来。随即又奏请道:“若阿爹需要,儿子随时愿为阿爹分忧。”

  “好。”杨坚笑道,“不过你数日前刚刚受惊,还是多加休息,将身体养好才是要紧,否则阿爹和阿娘可都不放心啊。”

  “是,那儿子告退了。”杨广恭恭敬敬行了一礼。

  “去吧。”杨坚点点头,见杨广离去,继续批起了公文。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